欢迎访问监察调研网
登录 收藏 | 设为首页

当前所在:首页 > 监察保障

时间:2025-08-25 09:02:08      作者:佚名   来源:云南省监察委员会

  盛夏时节,大关县2万多亩薄皮糯玉米迎来丰收。天星镇种植基地内,成片的玉米颗粒饱满,村民们穿梭田间,随着“咔嚓”脆响,青皮白肚的玉米装满箩筐,一派繁忙。

  “今年雨量充足,亩产超过2000斤,预计收入40万元以上。”基地负责人老刘向前来了解情况的纪检监察干部介绍。

  大关县多山地,境内河谷分布,加之土地肥沃、光照充足,优异的地理环境为薄皮糯玉米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。该县将薄皮糯玉米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打造,种植面积达2.7万亩,预计总产值8000万元以上。

  面对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,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,将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领域监督的重点内容,构建“室组地”片区协作和“县乡村”三级联动机制,聚焦薄皮糯玉米、筇竹、花椒、黄柏等特色产业,深入田间地头、农户家中、生产车间,紧盯产业发展责任落实、工作落实和政策落实,围绕农技培训、产业奖补、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,着力破解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“堵点”“难点”。

  “县里和镇上多次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技术培训,还免费发放种苗、提供肥料,我们种植更有信心了。”青杠村党总支书记说道。此前县纪委监委走访发现部分农户缺技术,立即向县农业农村局和镇党委“双反馈”,推动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提供全程技术指导,推动产量和品质大幅提高。

  为压紧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,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组“贴身”监督优势,紧盯职能部门在薄皮糯玉米产业发展过程中项目实施、资金流向、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精准监督。对发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担当不作为、推诿扯皮、吃拿卡要、弄虚作假、优亲厚友等问题从严查处。

  针对销售难题,县纪委监委延伸监督链条,推动建立“企业+村集体公司+农户”的订单模式,由村集体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,以每斤1元的保底价格兜底收购,消除村民后顾之忧。

  “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,将持续紧盯特色产业发展中薄弱环节强化监督,保障监督不‘脱节’、产业发展不‘断档’,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增收,真正做到‘一方水土能致富一方人’。”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。(王国锋 || 责任编辑 王文锦)